- 故事梗概
- 作品正文
第113章 韩基进京求援
使相韩基六十六岁还判相州,不久致仕,正应了“仕宦至将相,富贵归故乡”那句古话。
回到老家相州后,韩基仍不满足已有方圆二千余丈、院落大小十数座的韩府及韩府后那林圃、池塘沟溪、韩河两岸以及水中建起的昼锦堂、康乐园、求己、狎鸥、观鱼等楼台亭榭,又在康乐园东面池塘中央建了一座醉白堂。所谓“醉白”,取自白居易《池上》的诗意,那诗曰:“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,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”韩基极其羡慕诗中那悠然自得童小无欺的情趣,因而取其意为堂名。此堂建成后,韩基每逢得暇,便到此赏玩休憩,饮酒赋诗,小日子过得悠哉游哉,十分惬意。
这天,韩基在堂中看着满园景致,诗兴大发,又铺纸研墨,挥毫写道:
尽室林塘涤暑烦,旷然如不在尘寰。
谁人敢议清风价,无乐能过百日闲。
写到此,再看看满院的亭台楼榭,想着自己那遍布全国各地的千顷良田以及吃不完用不尽的家产,又想到那些只会当官而不善置家业的官员,不觉踌躇满志,洋洋自得,又挥毫写道:
水鸟得鱼长自足,岭云含雨只空还。
酒阑何物醒魂梦,万柄莲香一枕山。
正吟得得意,管家韩爽匆匆进来禀报:“相爷,出事了!”
韩基急忙放下羊毫,问道:“何事如此慌张?”
管家道:“各地来报,官府正在清丈我们家的农田了。”
“啊?有这等事?”韩基虽然早已得知朝廷已在推行《方田均税法》,但没想到竟清丈到他这位三朝老臣的头上,这还了得!
管家提醒道:“相爷,你是否出个面,把那些清丈土地的官员请一请,让他们网开一面,睁一眼闭一眼,就不清丈我们家的土地了?”
韩基摇头道:“你不见《青苗法》、《均输法》那几回,凡是查出执法犯法的官员,一律受到重处,现在这些官员还敢接受吃请吗?”
管家闪动眼睛,埋怨道:“当朝宰相做事也是太绝了!”又焦急地问,“相爷,这次一旦把土地清丈出来,造册上报,府上不仅要增缴大量赋税,只怕更会损害相爷你的清名呀!相爷,你真得想想办法才是。”
韩基虽然不清楚自己府上遍及各地的良田具体究竟有多少,但他明白,这些良田中,除了皇上恩赐之外,大都是自己巧取豪夺得来,现在一旦清丈出来,按照《方田均税法》的规定,每年要补缴税赋不说,更要使他这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声望的三朝老臣的颜面往哪儿搁呀?咋……
您没有登录,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!
免费注册 | 马上登录
使相韩基六十六岁还判相州,不久致仕,正应了“仕宦至将相,富贵归故乡”那句古话。
回到老家相州后,韩基仍不满足已有方圆二千余丈、院落大小十数座的韩府及韩府后那林圃、池塘沟溪、韩河两岸以及水中建起的昼锦堂、康乐园、求己、狎鸥、观鱼等楼台亭榭,又在康乐园东面池塘中央建了一座醉白堂。所谓“醉白”,取自白居易《池上》的诗意,那诗曰:“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,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”韩基极其羡慕诗中那悠然自得童小无欺的情趣,因而取其意为堂名。此堂建成后,韩基每逢得暇,便到此赏玩休憩,饮酒赋诗,小日子过得悠哉游哉,十分惬意。
这天,韩基在堂中看着满园景致,诗兴大发,又铺纸研墨,挥毫写道:
尽室林塘涤暑烦,旷然如不在尘寰。
谁人敢议清风价,无乐能过百日闲。
写到此,再看看满院的亭台楼榭,想着自己那遍布全国各地的千顷良田以及吃不完用不尽的家产,又想到那些只会当官而不善置家业的官员,不觉踌躇满志,洋洋自得,又挥毫写道:
水鸟得鱼长自足,岭云含雨只空还。
酒阑何物醒魂梦,万柄莲香一枕山。
正吟得得意,管家韩爽匆匆进来禀报:“相爷,出事了!”
韩基急忙放下羊毫,问道:“何事如此慌张?”
管家道:“各地来报,官府正在清丈我们家的农田了。”
“啊?有这等事?”韩基虽然早已得知朝廷已在推行《方田均税法》,但没想到竟清丈到他这位三朝老臣的头上,这还了得!
管家提醒道:“相爷,你是否出个面,把那些清丈土地的官员请一请,让他们网开一面,睁一眼闭一眼,就不清丈我们家的土地了?”
韩基摇头道:“你不见《青苗法》、《均输法》那几回,凡是查出执法犯法的官员,一律受到重处,现在这些官员还敢接受吃请吗?”
管家闪动眼睛,埋怨道:“当朝宰相做事也是太绝了!”又焦急地问,“相爷,这次一旦把土地清丈出来,造册上报,府上不仅要增缴大量赋税,只怕更会损害相爷你的清名呀!相爷,你真得想想办法才是。”
韩基虽然不清楚自己府上遍及各地的良田具体究竟有多少,但他明白,这些良田中,除了皇上恩赐之外,大都是自己巧取豪夺得来,现在一旦清丈出来,按照《方田均税法》的规定,每年要补缴税赋不说,更要使他这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声望的三朝老臣的颜面往哪儿搁呀?咋……
您没有登录,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!
免费注册 | 马上登录
上一章
到底了
编辑:寒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