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王扶林担任总导演,蔡晓晴、张绍林、孙光明、张中一、沈好放任分部导演,孙彦军、唐国强、鲍国安、吴晓东、陆树铭、李靖飞、洪宇宙、魏宗万、张光北主演的84集电视连续剧《三国演义》,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从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的故事造了一群如诸葛亮,刘备,关羽,张飞,周瑜,曹操等叱咤风云,个性鲜明,深入人心的三国英雄人物。有些人物塑造堪称经典,足可与中外文艺中的经典形象相媲美,名列历史文化名人堂。电视剧自播出以来,更是受到普通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,成为各大电视台的保留剧目,常播常新,收视率居高不下,成为荧屏上一朵耀眼的奇葩。
有得就有失,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虽然得到了很高的赞誉,但也存在着缺憾与不足。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分析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的得与失:
一、演员更换频繁:小说《三国演义》塑造了近百位历史人物。这在以文字创造形象,塑造人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读者可以依据文字的描写,构造和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,所谓“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林黛玉”。在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,作者尽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,天马行空,自由驰骋,天上地下,无所不往。但作为影像艺术的电视剧,创作者却没有这样的自由度,受摄制经费,拍摄周期,拍摄场地,演员等诸多方面的限制,电视剧要完全还原小说描写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譬如火烧赤壁一场戏,尽管剧组已经尽了最大努力,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,分别从水、陆、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,动用船只72艘,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,20多吨汽、柴油,并请来30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。观众看后还是觉得不过瘾,认为没有完全展示小说描写的“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红,漫天彻地”的壮观气势。而最受观众诟病的就是演员更换过于频繁,比如张辽,扮演者先后是徐少华,王卫国,张亚坤,扮演赵云的扮演者也先后由张山,杨凡,侯永生三位更换,庞统、鲁肃也分别换了两个。当然,频繁更换演员有剧组不得已的苦衷,但对观众来说,却是一种折磨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人物,譬如赵云,鲁肃,庞统等,观众刚刚认知和熟悉了这个人物,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,突然换人了,而且表演风格与前面有很大区别,观众不得不重新认识和熟悉这个人物,此时往往容易“出戏”,感到别扭,甚至拒绝接受。譬如“一身都是胆的常山赵子龙”,这个……
您没有登录,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!
免费注册 | 马上登录
有得就有失,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虽然得到了很高的赞誉,但也存在着缺憾与不足。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分析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的得与失:
一、演员更换频繁:小说《三国演义》塑造了近百位历史人物。这在以文字创造形象,塑造人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读者可以依据文字的描写,构造和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,所谓“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林黛玉”。在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,作者尽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,天马行空,自由驰骋,天上地下,无所不往。但作为影像艺术的电视剧,创作者却没有这样的自由度,受摄制经费,拍摄周期,拍摄场地,演员等诸多方面的限制,电视剧要完全还原小说描写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譬如火烧赤壁一场戏,尽管剧组已经尽了最大努力,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,分别从水、陆、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,动用船只72艘,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,20多吨汽、柴油,并请来30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。观众看后还是觉得不过瘾,认为没有完全展示小说描写的“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红,漫天彻地”的壮观气势。而最受观众诟病的就是演员更换过于频繁,比如张辽,扮演者先后是徐少华,王卫国,张亚坤,扮演赵云的扮演者也先后由张山,杨凡,侯永生三位更换,庞统、鲁肃也分别换了两个。当然,频繁更换演员有剧组不得已的苦衷,但对观众来说,却是一种折磨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人物,譬如赵云,鲁肃,庞统等,观众刚刚认知和熟悉了这个人物,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,突然换人了,而且表演风格与前面有很大区别,观众不得不重新认识和熟悉这个人物,此时往往容易“出戏”,感到别扭,甚至拒绝接受。譬如“一身都是胆的常山赵子龙”,这个……
您没有登录,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!
免费注册 | 马上登录
编辑:子夕